新闻是有分量的

青島市北區黨建引領打通城市治理“最后1公裡”(3)

2019-08-09 21:15栏目:新闻

延安路街道位於市北老城區,存在人口密度高,困難群體多,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原有的社會服務體系門類不全、資源分散等種種痛點難點問題,這就對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延安路街道黨工委結合轄區實際,整合各類黨建資源,強化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推出“黨建引領 志聯鄰裡”民生服務品牌,形成“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志願服務”的運行機制,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各方共畫服務民生的同心圓,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

青島市北區黨建引領打通城市治理“最后1公裡”

延安路街道聯合區域化黨建共建單位開展民生服務大集活動

今年以來,大約半年的時間,街道共處置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安全隱患等10個方面共5000余個問題,提供助老幫困、家庭教育等志願服務150余次。

延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剛德談道:“街道堅持把回應百姓呼聲,做實‘老’‘小’貼心服務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在街道、社區、網格與居民百姓之間架好‘連心橋’,聽民聲、匯民意、集民智、解民憂,上下一心共繪美好幸福生活同心圓。”

正所謂,哪裡有黨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哪裡有群眾,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裡。市北區鍛造“黨建引領”,以服務力提升組織力,從目的和效果來看,目前,市北區真正將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發展成為了城區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網格黨建”從社區走向城區

市北區打造城市治理的“新樣板”

多年的積累,讓市北區的城市治理有了足夠肥沃的土壤,如今,在各個社區、街道的治理努力下,市北區迎來了城市治理從社區到城區的完美蛻變。

近年來,數字城市、感知城市、無線城市、智慧城市等新概念層出不窮,“互聯網+”正在付諸實踐,這為解決城市治理的難點和痛點提供了難得機遇。在青島市市北區,市北區從封閉走向開放,提高信息整合共享能力,通過“黨建+互聯網”創建了城市治理的“新樣板”。

2019年以來,市北區通過打造“網格黨建”,按照“多網合一、一網統籌”原則,以街道為主體,將全區137個社區劃分為若干網格,每個網格容納300—500戶居民,實現“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動態調整”。

青島市北區黨建引領打通城市治理“最后1公裡”

浮山新區街道網格化治理圖例

通過“網格黨建”,各級黨組織把帶著有溫度的服務直接送到有需求的群眾身邊,同時有機聯結社區內各單位、各領域黨組織,有效整合社區各類組織、人員和資源,實現以黨建創新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思路和模式的創新。

不僅如此,近年來,市北區把“網格黨建”與城市治理網格化平台緊密結合,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支撐,讓黨建服務更加“智慧化”。目前,黨員幫辦社團、黨員情況、網格內的安全隱患點等都在平台“留檔”,可以通過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地圖展示等功能,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數據化管理。

“網格化和信息化是社會治理基礎的路徑和手段。以社區為單位,市北區全區22個街道137個社區共細化為1188個責任網格”,青島市市北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李登軍說,“每個網格配備專屬的街道處科級干部、民警、網格員等,對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組織’實施全覆蓋管理。同時,還開發了‘在市北’APP作為民意訴求反應平台,用戶量目前已經突破60萬,成為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重要渠道。”

數量龐大的網格背后,必然離不開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支撐。據悉,市北區借助移動GIS、三位地理信息、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全面摸清經濟社會各類資源“家底”,加快數據資源的整合,已構建出了全區統籌的城市治理網格化系統平台。

青島市北區黨建引領打通城市治理“最后1公裡”

中央商務區

城市治理的好應該是什麼樣子?是街道明淨、一塵不染嗎?是空空蕩蕩、闃然無聲嗎?恐怕都不是。城市更應該是一副緩緩展開的《清明上河圖》,小販熙熙攘攘,吆喝此起彼伏,車輛流水馬龍,人們宜居,盛世祥和,這樣的城市才更能讓人感受到溫度與人情味,感受到幸福所在。想必,如今的市北,正是如此。(王恩全)

(責編:劉穎婕、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