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经济ke】这个关键会议上,大咖们都在关注什么

2019-07-11 01:27栏目:新闻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这是经济Ke的第76篇文章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G20刚结束,中美重回贸易谈判桌,全球信心为之一振之时,全球经济大咖们集结渤海之滨,在大连达沃斯论坛共同探求世界经济的繁荣之路。

如何避免逆全球化?中国经济前景究竟怎样?一系列问题萦绕心头。

      脱钩?

中美贸易战之下,中美经济是否会脱钩?从5G开始,全球各产业会不会割裂成两大标准,两种体系,形成技术冷战,迫使各国企业二选一?

这是笼罩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薄雾,也是众多商界大佬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疑虑。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7月2日下午,李克强在与国际工商、金融、智库、媒体界代表举行对话时直面这一敏感话题。

      李克强表示,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了在稳定基础上不断改进的全球产业链,这是各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全球产业链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这就好比“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俩一齐打破,用水柔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还怎么分割?

      达沃斯上的大咖们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例如,从成本的角度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金刻羽认为,脱钩的成本太高,基本不可能。

那技术操作上是否可能呢?在KKR大中华区总裁杨文钧看来,现在的全球产品供应链,很难标签说某个产品是在某个国家生产的,完全拆开供应链是不可能的。

前IMF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从科技标准的角度给出另一种解读。

他说,科技产业链之所以不可能被打断,是因为世界科技的标准是不会变的。“市场可以分割,但标准不会分割。如果标准分割就没有科技了。” 

朱民举了个例子,当年,日本手机单独做一个标准,外国人到东京去,要换个日本的手机。十几年过去,“现在还有日本手机,(手机)还有日本的标准吗?”

      单看5G呢?杨文钧认为,“5G搞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标准,不同的系统,经济上没意义,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各自有不同的大量专利,不可能拆分,产业链上的企业心里都很明白”。

撤离?

两头大象打架,印度尼西亚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Mari Elka Pangestu 这样形容中美贸易战,旁边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该躲远一点?

不可否认,确有一些企业因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而从中国迁走,就连联想控股的高管都说有必要的话可以把生产基地搬离中国。

对这一焦点问题,李克强同样没有回避,而是坦言,全球产业链调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然而,不必过虑。有走的,但来的更多。

李克强指出,今年前5个月,在全球投资下降的情况下,外商对华投资逆势增长,中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达8%以上。这是因为中国拥有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产业体系,有巨大且富有潜力的市场。相信只要按照市场原则和商业规则,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是有很强竞争力的。

来看一组商务部的数据。

201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人民币(折134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1-5月,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德国、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00.8%、88.1%、18.9%、9.2%、7.5%,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9.5%。

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05个,增长45.4%。埃克森美孚、巴斯夫、江森自控、普洛斯、好时等公司在华设立企业或扩大投资。

屏幕快照 2019-07-08 上午10.52.49.png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再来看看达沃斯论坛上的经济领袖们怎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