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最美的科研誓言是報國(人民論壇)

2019-06-04 08:21栏目:新闻

原標題:最美的科研誓言是報國(人民論壇)

信仰無聲,拳拳赤子心就是最好的名聲﹔生命無華,殷殷報國行就是最好的芳華。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上世紀70年代的曲周,鹽鹼成災,滿目荒涼。“一定要治理好北方鹽鹼地!”中國農業大學師生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抱著“治不好鹼,我們就不走”的誓言,扎根曲周開啟一段轟轟烈烈的改土治鹼戰役。他們用“到農民身邊去”的務實學風,論証了科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的重要旨歸﹔他們用“隻講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風格,回答了“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的經典命題﹔他們用“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的薪火相傳,樹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豐碑。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用熱血揮洒愛國之情,用奮斗書寫報國之志,知識分子就能勇擔大任、不辱使命,在時代洪流中書寫精彩人生。

愛國從來都是無私的、奉獻的,砥礪愛國奮斗精神,就要服務人民、心有大我。1973年,農大老師辛德惠背著鋪蓋卷從北京來到河北曲周,一頭扎進曲周改土治鹼的科研實踐。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自此奉獻給了曲周。翻開他的日記本,“無私無畏,忘我無我,利他利國”的話語,令人動容。46年來,像辛德惠這樣的幾代農大師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堅守初心、接續奮斗,將昔日茫茫鹼灘改造成生機勃勃的綠洲。“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挺立起知識分子的精神脊梁,關鍵就在於國家需求什麼、人民想要什麼,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愛國從來都是具體的、實踐的,砥礪愛國奮斗精神,就要腳踏實地、實干興邦。從“住百家屋、吃百家飯”的第一代農大人,到“從城市一下子被扔到農村”的科技小院學生,曲周的土地,刻印下幾代農大人艱苦奮斗的身影。在漏土的房子裡蒙著塑料布做實驗,刮風下雨天蹚著泥水跑到田間﹔年逾70歲的詹英賢,每天在地裡一待就是8小時﹔孩子年幼的辛德惠,每年有300多天待在曲周……農大人之所以贏得百姓口碑、捧得科技進步金杯、創造中國農業史上的治鹼奇跡,靠的正是刻苦鑽研、埋頭苦干,靠的正是立足崗位、不負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每個人都有成為英雄的機會。”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所產生的力量必定深沉而持久。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回望過去,一代代知識分子像農大師生那樣懷揣赤子之心、砥礪愛國行動,為新中國7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出重要貢獻。今天我們早已告別了“三漏房”、苦咸水,但無論時代場景如何改變,黨和國家對知識分子激揚家國情懷為國奮斗的期許始終沒有變。報國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無論是改變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還是破解基層改革發展的難題,都需要知識分子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激蕩知識與技術的力量,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蓄力。

廣大知識分子激發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將滿懷忠誠、畢生所學傾注到實現偉大夢想的堅實步伐中,就一定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成績,在祖國大地上矗立起知識分子的時代豐碑。

(責編:聶俊穹、胡洪林)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

 

推薦閱讀

圖解:2018年山東12市黨政“一把手”調整  2018年,山東省12市19位黨政“一把手”進行了調整。從籍貫看,19位“新面孔”均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這12市除濟南、東營、濰坊、威海、濟寧、日照、棗庄7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代市長)雙雙換人之外,其余5市的黨政“一把手”均有調整。九位前任市委書記七人升任省部級領導,一人另有任用。…【詳細】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

一文讀懂山東“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力爭2020年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山東打響了2019年改革“第一炮”。 財政體制是調節政府間財政分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引導地方經濟行為的“風向標”。由於多種歷史原因,山東省本級財政支出相對不足,並且由來已久。…【詳細】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