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激励+,给“强军一代”加什么(2)

2019-05-25 21:18栏目:新闻

一次体能训练,教导员郭利军发现了屈志的体育特长。那天,他给屈志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旅里马上举行军体大比武,你报名参加,争取拿个大奖回来!”

屈志一脸疑惑:“教导员,你相信我能行?”

“我相信你能行!”比武那天,郭利军带着全营为他助威。屈志不负众望,一举拿下铁人十项第二名!

“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从那以后,屈志重新苦学专业,2次获得“精武之星”,并立志在部队长干下去。

“我永远忘不了教导员信任我的眼神!”那天,屈志用这句话结束了自己的分享。

听到这句话,郭利军感动不已,也感慨不已:“有什么样的目光,就有什么样的成长。你以怎样的目光看你的兵,你的兵便怎样。”

“就像每棵庄稼都渴望成长一样,每个兵都想成为好兵。”该旅旅长说,“问题是,作为带兵人,你相信你的兵会成为好兵吗?”

“你相信你的兵吗?”旅长的这一问,和政委“你认识你的兵吗”那一问一样,叩问的是一个同样重大的现实课题。

相信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为什么有些单位会出现层层写保证作承诺、层层连带追责的现象?本质上是——不相信;为什么有些带兵人把“层层传导压力”等同于“层层加大压力”?本质上还是——不相信。

因为不相信“你的兵能行”,所以就把“问题导向、问题倒逼”等同于“只讲问题、不讲成绩”;因为不相信“你的兵能行”,所以有的连务会、班务会开成了“批斗会”……一位战士坦言:“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领导不认可。有时候领导一个冰冷的眼神,感觉就能杀死人。”

“战士,有时候就想得到带兵人的认可,就像孩子想得到父母的肯定一样。”在该旅领导眼里,赏识是有温度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程序,更不能依赖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它蕴含着带兵人对兵语言和行动叠加的真爱;赏识也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集聚着带兵人与兵信任和尊重相交的能量。

“如果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郭利军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时刻提醒自己——

再差的战士身上也有优点,带兵育人是为了塑造人、成就人,是为了不断证明“我的兵能行”,而不是反复证明“我的兵不行”。

话题3:我们需要怎样点赞

走心的赏识,是一种能力

赏识越及时,越能立起榜样先锋导向

赏识越精准,越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这是一个朋友圈里顺手点赞的时代,还有不会点赞的人吗?

火箭军某导弹旅赏识教育推行之初,不少带兵人心中暗喜:夸人谁不会?点赞谁不会?如今,再谈及赏识教育的感受,该旅带兵人几乎异口同声:没想象的那么简单!点赞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点赞?

该旅领导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点赞好比一道“家常菜”,人人都会炒,家家味不同,部属爱吃才是硬道理。

“菜”虽家常,巧“炒”不易。“如果你把赏识教育等同于单纯对部属的表扬与夸奖,那你一定是误解了赏识教育。”在该旅采访调研,不同的带兵人分享了不同的点赞方式和点赞故事,但他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赏识教育对带兵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指导员杜亚宁深有感触:“夸人要夸到点子上、夸到人的心坎里。仅这一条,就大有讲究。”

如何保证夸到点子上、夸到人的心坎里?在该旅领导看来,赏识的尺度与时机极为重要——不能“雨后送伞”,不能“隔靴搔痒”,更不能“名不副实”。

赏识越及时,越能立起榜样先锋导向——

长途跋涉,密林征战。迎着照进军营的第一缕阳光,四级军士长索小强驾驶着导弹战车凯旋。

坐在高高的驾驶室内,他一眼瞅见自己的照片。在营区醒目的位置上,赫然印着他的名字和简要事迹——作为发射架指挥长,索小强先后多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荣立了二等功。

从演练一线归来,目睹此情此景,索小强激动地说:“这是最硬核的点赞,获得感瞬间爆棚!”

赏识越精准,越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下士王青曾参加过司机培训,但由于连队老司机较多,一直没能执行任务,感到没有存在感,经常为此吐槽。

指导员杜亚宁看在眼里,计上心头。一次任务,杜亚宁专门和王青一起带车,听王青讲父亲驾驶货车的故事以及对驾驶导弹战车的渴望。认真倾听的杜亚宁,一边肯定王青对车的热爱,一边和他讲安全驾驶、精准驾驶的高标准,听得王青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