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韩美林:我的根在中华民族 我的眼睛看着世界

2019-05-25 02:14栏目:新闻

韩美林:我的根在中华民族 我的眼睛看着世界

  1949年4月12日,12岁的韩美林参军了,成了司令的通讯员,报到第一天吃了7个包子,撑了3天。因为喜欢画画,司令把他调到烈士修塔委员会,这让他认识了雕塑和绘画。司令没有想到,估计韩美林自己也没有想到,此后70年,他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王国,开启了艺术人生。

  1953年从部队转业后,韩美林到济南一所小学当美术老师,尽管比学生大不了几岁。但没两年,他就出版了好几本美术教材。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决定去考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韩美林是幸运的,在面试时遇到美术界大师级的人物庞薰琹,他看到韩美林的天赋,说:“你这个小鬼别考附中了,直接考中央美院吧!”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复习,1955年,韩美林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中央美院考试。监考老师给每个考生发了一个长条面包。韩美林很激动:“到底是中央美院,考试还发早点!”尽管有点干,但不到10分钟,他就把面包嚼完了。老师看到以后不禁笑出来,原来,面包是擦炭画用的,又给他发了一根。18岁的韩美林一次就通过了考试,成为中央美院的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由作家冯骥才撰写的韩美林口述史《炼狱·天堂》中,全书第一个问题,冯骥才问的是,“你是哪年被抓起来的”。韩美林在“文革”中遭遇过极端的肉体和精神折磨,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丝毫阴影。冯骥才评价:“没有愤怒、嫉恨、愁苦与伤感,从题材、形象,到境界、情感、色彩,全是阳刚、明澈、真纯、浩荡,全是阳光。”

  韩美林说:“像我这样,心里没有阴影是不可能的。岁数愈大,我曾经被打碎的脚骨头就会愈疼。但是我到了艺术中就不一样了,艺术家要生活在美里,不能给人丑恶的东西,要给人美好与希望。”

  今年1月5日,“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出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铁艺、民间工艺等作品600余件。

  传统,是韩美林一直执着的追求。从1977年起,韩美林就“驾驶”着“艺术大篷车”,每年到民间采风,从山东、河南到陕西、宁夏,从云贵腹地到江浙水乡,“和老乡同画、同唱、同舞、同聊、同哭”。韩美林说:“文化遗产是一种被封冻的东西,要靠艺术家把它发掘出来。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去发掘民间美术。”

  70多岁时,韩美林出版《天书》,收录了他花三四十年时间搜集的几万个古代汉字。他说:“你可以任意称它们是书法、是绘画、是文字,但这些古汉字不是冰冷的化石。它们闪着灵性和创意,我们不能丢弃它们。”

  2016年年底,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国博给出了6000平方米展厅、54天展期的超高规格,他却在中央大厅唱起了陕北民歌。白岩松评价:“在艺术上,韩美林不跟二道贩子打交道,要么奔着民间,要么奔着远古,自由、无污染。”

  传统,并不意味着固守一隅。上世纪80年代,一个全新面貌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韩美林也收到了来自美国21个城市巡回画展的邀请。巡回展在美国掀起了“韩美林热”,纽约曼哈顿区甚至将1980年10月1日定为“韩美林日”。

  1981年初,韩美林从美国巡展回来,作过一个题为《祖国啊,你快快富强起来吧》的报告,刊发在《中国青年报》,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2015年10月14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任总干事的博科娃为韩美林颁发了“和平艺术家”证书,他成为中国美术界获此殊荣第一人。2016年10月27日,以“致敬文艺复兴、履职文化担当、回归民族之根”为主旨的“韩美林全球巡展”,第一站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展出的作品就以天书和岩画为主。

  此后,巡展陆续来到法国巴黎、列支敦士登、韩国首尔等地。2018年10月24日,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他说:“我不是政治家,不推销政治;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推销感情,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传递爱与和平的理念,传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韩美林设计了福娃,而早在1996年,韩美林就为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了大型青铜雕塑《五龙钟塔》,通过“龙”“华表”等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向外国朋友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