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高擎“五四火炬”,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青春(2)

2019-05-06 11:42栏目:新闻

    军人因战而生,为战而荣。我们将高举“五四火炬”,把听党指挥镌刻在灵魂里,做听党指挥的忠诚战士、奋勇争先的有志青年、敢于担当的英雄传人,把自己锻造成让党和人民放心、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尖刀利刃!

高擎“五四火炬”,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青春

    驾驭“油龙”上战场

    ■联勤保障部队某部四级军士长 吴勇

    我所在的部队,曾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立过赫赫战功。新兵刚下连,“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后勤红色基因,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面对输油泵机组复杂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职高毕业的我刚开始很吃力,但我始终坚信“困难再大、大不过决心,难关再难、难不倒意志”。原理搞不懂,就整天缠着干部骨干请教;一遍记不住,就对照流程图反复练习;一整套作业流程所用装备重达3吨,60公斤重的闸阀就有8个,除了吃饭睡觉,我一扛就是一整天,肩膀磨破了就贴膏药、垫毛巾继续练,手上的血泡起了挑、挑了起,留下的老茧越来越厚……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两年义务兵期间我熟练掌握了单位所有主战装备的操作技能,选取士官的第一周就当上了班长,还先后考取管线装备修理、汽车驾驶等6个专业技能鉴定证书,成为大家公认的管线“多面手”。

    2015年西藏高原驻训,在演习打响的前一天,一台泵机的机械密封出现了渗漏,如果不能及时修复,整个输油管线将全线瘫痪。过去这样的问题,必须依靠厂家专业工程师解决,但战斗在即,远水解不了近渴。情急之下,我主动请缨,带领班里的5名骨干对照设备说明书仔细研究,运用简易工具反复摸索拆卸,拆了装、装了拆,紧张而又漫长的14个小时后,终于成功排除了故障。部队归建后,我又一头扎到装备里,反复研究摸索,将机械密封更换时间从12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该方法在全军管线部队轮训中被推广学习。2017年,我第2次上高原参加专项行动,总结的高原输油保障方法,被编入训练教材,填补了输油管线行业空白。

    扛枪就要出征,当兵就要打仗。作为新时代的管线兵,就要像油料一样奔涌向前,像管线一样勇猛刚强,任务面前敢争、困难面前敢上、强敌面前敢拼。我将立足本职岗位苦学苦练苦干,争做驾驭“油龙”上战场的钢铁战士,履行好保障打赢的神圣使命!

高擎“五四火炬”,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青春

    让青春在强军事业中闪光

    ■国防科技大学学员 张胜

    4月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我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和习主席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厚爱,也更加清醒认识到青年官兵在强军事业中的光荣使命。

    2011年,我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军校,学校应战而建、随战而兴、为战而强。从入校第一天、开学第一课、训练第一场开始,学校爱党爱国、强军强国、报党报国的家国情怀,时刻浸润滋养着我。我清醒认识到,今天的学员,就是明天冲锋战场的战士;今天只有学习真本领、锤炼真功夫,明天才能在战场上不惧强敌、打赢强敌。

    在校学习这几年,我把教室当作战场,像战士冲锋一样永争第一。我的专业课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先后被免试保送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国际数模竞赛特等奖2次、一等奖1次。2014年我和战友参加国际数模竞赛,正是抱着这种敢打必胜的信念,在96小时的比赛时间还剩最后10小时的紧要关头,重新构建新模型,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下了国际数模竞赛特等奖。同时,我还紧跟军事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4篇SCI论文,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申请了1项专利。

    身处新时代、履行新使命,我深知自己与“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青春华章。

高擎“五四火炬”,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青春

    争当一线克敌利刃

    ■武警部队某部中队长 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