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俯瞰风云造福人类(新中国的“第一”·70年)(2)

2019-05-04 17:05栏目:新闻

  但要想掌握这套程序并落地应用,仍需下大力气分析消化并进行程序调试。这在当时并非易事,因为所有人都刚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他们一笔一笔画出框图,加以注释,进行逻辑分析,再提取出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写出分析文档。

  据范天锡回忆,调试工作是在当时国家气象中心的M170计算机上进行的。上机时间很宝贵,一人一周只能分到一两个小时。上机常常要安排到夜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运算速度尚达不到如今笔记本电脑1%的那台M170电脑上,通过这一个个“一小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通关”了这套程序。

  基本掌握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后,便要建设一个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处理系统,但这必须开发大量的软件,此时就需要一个软件开发平台。

  恰逢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署对发展中国家有一个NOAA卫星资料应用援助项目,中国也在援助之列。在规划如何使用有限的150万美元援助资金时,来自美国的项目责任人利斯提出的方案是:因为中国基本不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只能由国外公司承包系统建设,大部分资金必须用在软件购买上,余下一部分资金,只够添置惠普小型机。然而小型机无法承担海量卫星资料的处理任务。于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人员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软件不买了,全部由“我们自己干”,所有150万美元用来购买硬件系统,配置一套IBM4361计算机系统。

  1985年,二期项目(中国NOAA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建成,在“风云一号”发射前半年,开发出包括14个软件包的应用软件:卫星轨道预报、卫星资料预处理、海面温度反演、大气探测资料反演、专业服务处理、风云一号卫星性能在轨测试和检验、数据存档和分发处理等。

  1988年9月7日,卫星发射升空3小时后,新中国第一张卫星云图在世界面前亮相。邹竞蒙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说:“我们欢迎各国,特别是亚洲区协的成员接收、使用中国气象卫星资料,并且在今后发展气象卫星事业中与各国进行友好合作。”

  (叶姗杉参与采写) 

 

  参观贴士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每年这个时候,中国气象局都会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活动期间,中国气象局会开放科技大楼展区、影视中心展区、卫星气象中心展区等。根据每年气象日主题的不同,园区内会开展气象卫星、气象特种车辆等气象装备展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气象观测、天气预报主持现场体验,以及科普讲座、气象知识竞答等趣味科普活动。参观前可致电中国气象局咨询。咨询电话:010—68406893。

  链接:气象事业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101个气象台站,根本谈不上组成合格的全国气象监测网。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兴建气象台站,资料问题得以基本解决。70年代末,我国气象部门在装备选购、人员培养、数值预报模式的选用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均已准备就绪,开始现代化业务建设。

  1991年,在引进欧洲中期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我国第一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可预报性为3—5天。90年代后期,我国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可每天制作全球10天的预报。这期间,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发了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预报业务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向现代化的人机交互方式转变。

  进入21世纪,除了发展数值预报模式,中国气象局还组织多个单位联合开发了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系统,并大胆尝试开展长时效的中期预报。2006年,GRAPES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GRAPES-Meso)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2017年5月17日,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世界气象中心是世界气象组织(WMO)认定的全球核心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机构,全球目前有8个。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2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