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工业遗址的美丽变身(假日观察)

2019-04-08 06:24栏目:新闻

工业遗址的美丽变身(假日观察)

 

淮北南湖公园。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工业遗址的美丽变身(假日观察)

 

淮北南湖公园徒步队。
  资料图片

 

工业遗址的美丽变身(假日观察)

 

唐山南湖公园。
  曲玉良摄

 

编者按:2019年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中写道:“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

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迅速。据《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市绿地面积达292134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688441公顷,占到23.6%,公园数量15633个,5年来增长34.72%。

如何让城市公园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如何告别千篇一律,探索城市公园的更多可能性?假日生活版推出“关注城市公园”系列报道,以资思考。

经年累月地工业开发对城市环境造成破坏,给居民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城市发展。

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公园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公园的潜能?

淮北

坑洼成湿地 “煤城”变“美城”

因地制宜,探索出“深修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等18种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

一身灰色运动服,深蹲、弓步、高抬腿,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后,陆传标看了下手表,开跑!一圈下来,7.5公里,“42分钟”,他喘着粗气,喝口水,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刚刚达标!”

老陆今年56岁,原是安徽省淮北市杨庄煤矿的矿工,退休后每天要绕着南湖公园健身步道跑一圈。“过去煤多啊,在这住着,每年要多喝两斤煤灰。现如今塌陷区改造成了城市公园,空气好了,设施多了,我们来运动健身最方便。”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建市近60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0亿多吨,每年因采煤塌陷的土地就有近8000亩,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达300平方公里。2009年3月,淮北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采煤造成生态破坏,怎么办?

塌陷区深处有十多米,浅处也有半米多,还有地下水析出。何不从这些坑坑洼洼入手?淮北市决定进行塌陷区治理,推动城市由“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

一方面,利用4000公顷采煤塌陷永久性水面,因地制宜,化害为利,实施南湖、东湖、绿金湖等治理工程,在城市中心形成湿地公园。“淮北一个内陆城市,能有近50平方公里的带状湿地水面,在全国来说都是少有的。”淮北市园林局副局长吴勇介绍,“我们市每年投入十几亿资金在塌陷区治理和城市公园建设方面,变‘煤城’为‘美城’。工业城市转了型,既进行了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又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

另一方面,完善城市公园配套建设。以南湖公园为例,北部结合塌陷区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对原有水系、水塘进行梳理,是湿地涵养的自然休憩区;东部有矿山博物馆;南部由滨水广场、和平广场和水上活力区组成,满足了居民休闲纳凉、跳广场舞的需要;西部对已有商业进行改造,形成绿化休闲区。这座经过18次规划、目前占地4.92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成了市民养、游、憩、居的好去处。

黄石

石头上种树 深挖文化矿

矿坑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与其费力修补这道巨大的地表“伤疤”,不如让它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见证和教训。

绵绵的春雨终于停了,笼罩在山谷中的雾气逐渐散去,一个漏斗状的巨型“天坑”露出了本来面目。

“虽然我们称作‘天坑’,其实它完全是一座人工形成的矿坑,至今已有1793年的历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经是三座连绵起伏的铁矿山,早在三国时期便有了开采活动,清末建成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为华中地区的“钢铁粮仓”。经过40多年的大规模机械化开采,高山被挖成了深坑,逐渐形成了坑口面积108万平方米、最大垂直落差444米的巨型矿坑,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湖北黄石有3000年的矿冶史,地下蕴藏的78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是财富,而长期资源开采留下的,却是遍布地表的矿坑、开山塘口和工矿废弃地。其中最大的“伤疤”便是位于黄石铁山区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坑。近年来,这座城市开始转型,矿山人开动脑筋,走上了一条修复、改造、治理、再造的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