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讲军营好故事 告诉你军人的第一任务是什么(2)

2019-03-19 01:01栏目:新闻

  一级军士长王远征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天晚上上岗,次日凌晨“收工”,一年到头天天如此。这样的日子,王远征一过就是4年。站在台上讲述自己和战友们奋战子夜的故事,王远征激动地说:“一想到我们汇总的资料,每天都在保障首长、服务打仗,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但说心里话,干这个活儿,责任重、压力大,必须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一次,他们熬了一个通宵刚回到宿舍,就接到命令:某地发生自然灾害,需要提供相关资料。王远征和战友们不顾一夜未眠,马上重回战位,短短一个小时,就提供了10余幅专题态势图。

  能这么快完成任务,靠的是娴熟的技术和丰厚的积累。这背后,是翻烂了的各类资料,是攒出来的200多G素材,光鼠标每人每年就用坏四五个。如今,他们个个都是“活地图”“快枪手”。

  “在这里,唯一的事情是打仗。”谈起身边战友枕戈待旦直面战场的故事,王远征心里满满的自豪。他明白:只有剑刃锋利,方能护卫家的安宁;军人随时准备上战场,人民才可能远离战争。军人,唯一的事业就是思战谋战。

  这是一位从军40年老兵的谢幕讲述:当兵40年,他始终心无旁骛奋战在鲜为人知的战场。一场场无声的较量,一次次攻关试验,历经无数否定重来,又一次次昂首出发,一次次胜利凯旋……

  当兵40年来,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工作。虽然仅仅是对朝夕相处的战友讲,可他仍感到格外幸福。“再过几天,我就要退休了。我很骄傲,在军旅生涯最后的日子里,能有机会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很自豪,亲历了我军这一特殊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很幸运,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埋头苦干,接力奋斗……”

  听到老兵动情的述说,不少官兵的眼圈红了,刚调入军委联合参谋部一年的一位参谋流下了热泪。老兵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和老兵比起来,他的工作性质同样特殊,同样不能对人说。

  人需要被认可,需要成就感。很多时候,看到战友们晒工作、晒成果,他也很想晒一晒。尤其是面对父母妻儿的质疑和不理解时,他心里也很失落。可他更明白:自己所在的战位,只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一代名将粟裕,一辈子都以军人的眼光审视、分析、判断眼前这个世界。他是我的偶像!”这位参谋动情地说:专注打仗才能打胜仗,勤于研战方能打得赢。我们永远牢记——军人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任务是备战打仗、第一职责是能打胜仗!

  这名参谋自豪地告诉大家,如今,带头树牢备战打仗意识,带头提高备战打仗本领,带头抓实备战打仗工作,已成为军委联合参谋部官兵的自觉行动。能参与到这个由全军“最强大脑”组成的参谋团队,为建设一流军队、制胜明日战场筹划谋略,何其幸福!

  越是高层机关,越要牺牲奉献——

  “为了打赢一无所惜,除了打赢一无所求”

  “阿伟,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儿子也长大了,我好想你!”

  故事会上,一位女军人的深情讲述,令不少官兵热泪盈眶。她是某大队数据室副主任袁可佳,她的丈夫王若伟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结婚时,他俩约定共同奋斗,做强军的栋梁。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10月,王若伟因公牺牲,年仅32岁。当时袁可佳29岁,双胞胎儿子还不到3岁。

  “你的匆匆离去,我一点准备都没有。那天早上刚通完电话,几个小时后就阴阳两隔。我好后悔,你休假结束临出发前,想亲亲还在熟睡的两个儿子,我却拦着你说:别吵醒他俩了,国庆节我们就过去看你。谁知没过几天,你就……如果那天早上,我叫醒两个儿子,让你亲个够、抱个够,让儿子喊爸爸喊个够,该多好啊!”

  这些年,袁可佳不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更在战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战参谋,她一干就是6年。白天上班,晚上先陪孩子,等他们睡了再去加班。执行各种任务,她一个女同志跟大家一起值大班、进流程、研情况……袁可佳不仅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还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妇女代表。

  “阿伟,现在四位老人都好,两个儿子都很健康。你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常推着婴儿车畅想未来,想着儿子四五岁,你就可以教他们游泳,七八岁就带他们打篮球,再大一些就教他们飞航模。如今,哥哥迷上了航模飞行,弟弟爱上了智能机器人。”台上,袁可佳与丈夫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