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中秋临近,除了月饼还有什么好吃的?乡间麦饼“暗香浮动”

2019-08-28 11:39栏目:美食

  随着八月半的日子临近,吃腻了各式花样百出的月饼,越来越多的市民将目光投向了无锡土产“麦饼”。 在无锡,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八月半,糖馅麦饼镬里熯”。说的是,以往每年的中秋节临近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点麦饼,或是自己吃或是馈赠亲友。如今,随着现代化机器普及,纯手工麦饼越来越少见。其实,在锡山的厚桥、羊尖以及八士以及惠山区阳山等地,还有不少老手艺人坚持在做口味香美“居民舌尖上的麦饼”。或自驾或拖家带口市民慕名前往品尝的情形,成了八月半之前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无锡人的“民间月饼”

  “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做麦饼了,现在大家喜欢吃这种原生态的无添加食品,我做得也开心。”昨天,在锡山区厚桥街道北小桥糕团一条街上,66岁的店主谈元兴说道。进入农历7月后,前来这里购买麦饼的市民越来越多,每天顾客盈门,要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能打烊,一天下来要做几千只各种口味的麦饼,“累并快乐着”。记者人还没有到这条街,已经闻到一股香香的麦饼味道,让人顿觉得食欲大增。据了解,厚桥推酥麦饼历史久,工艺炉火纯青,烘烤手法独特,有鲜明特色。每年此时,前来购买麦饼的市民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小桥糕团一条街的推酥麦饼,一家挨着一家,共有12家,全年无休。这些店主多是当地村庄村民,以传统手艺制作麦饼等糕团食品,在周边十里八乡名气不小,吸引了来自苏州、江阴的市民前来购买。

  “八月半到了,估计每天要销售五六千只麦饼。”叶琴娣是羊尖阿妹手工小麦饼的负责人,与在烘烤箱烘烤麦饼的做法有些许不同,她家的手工小麦饼最后是要经过一道快速油炸的流程,外形看更薄,口感也不错。走进工作间,几个手法熟练的糕点师傅正忙碌着,说是一个店面,其实里间就是一个家庭手工作坊。据悉,麦饼制作过程各家大同小异,先把菜籽油放到面团里,让油吃进面里,接着“调油酥”要把猪油和面粉中和后擀进面皮,包进馅料后做成圆形的生麦饼,最后放进烘烤箱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出炉了。谈元兴解释说,以前是土灶头烘烤,随着环保技术的理念以及技术的改进,现在用上了高端的烘烤箱,口感效果也不差。

  推酥麦饼在厚桥街道流传久远,远近闻名,其前身据说还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泰伯带来的圆饼。吴地老百姓为纪念吴泰伯,每到中秋做起了圆饼,取名“吴酥麦饼”,就是现在的“推酥麦饼”。推酥麦饼制作一般只用三种馅料:椒盐、猪油、芝麻,以此来纪念泰伯“三让”王位的事迹。麦饼美味的秘诀,一方面是使用传统土灶烤制而成;另一方面制作麦饼的原料都是自家种植、生产的,特别是农户的菜籽油代替了市面的色拉油,烤出来的麦饼更是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一般来讲,推酥麦饼在制作过程中一层面粉一层素油,用手推制而成,烘烤出来的麦饼金灿灿、香喷喷、软酥酥、甜津津,层层剥落,食用不粘牙费力,吃起来满嘴喷香。

  原生态,吃的是一份情怀

  厚桥老谈糕团麦饼店店主谈菊根说,以前每到中秋节佳节临近,村里人家都要亲手做点麦饼,敬奉长辈、馈赠亲友,已成为民间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他听老人说在旧社会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吃上正宗的推酥麦饼,当时是 “奢侈品”,现在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每每到八月半之前一段日子,来这里购买的市民特别多,麦饼价格约在1.5—2元/只,大家不仅吃的是一种情怀,还因麦饼口味正宗,没有添加剂、纯天然,让人吃的放心。

  厚桥街道工作人员孙女士介绍,这条街上全年消耗上好的面粉约1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售给老客户,包括企业福利发放、个人节日采购等。据了解,鸿山的不少村都是有名的推酥麦饼产地。近两年随着麦饼的名气加大,顾客口口相传,更是有常熟、安徽的顾客慕名上门,产品供不应求。当天前来购买麦饼的市民何先生笑着说,自己家里四位老人中秋就买麦饼吃,如不答应,老人说要自己坐公交也要来锡山买麦饼。

  另外,梅村麦饼、阳山麦饼、八士麦饼也各有特色,有的是事先用小麦粉做好饼子,中间放馅料。而阳山麦饼又叫大麦饼,很薄,两层皮里面夹上芝麻、菜猪油等馅料,吃起来硬脆。

  采访手记

  显然,如今麦饼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做的美食,很多人吃的是一种情怀。推酥麦饼据说是苏式月饼鼻祖,正确与否暂无从考证,但至少说明麦饼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和重要的情感地位。“麦饼是无锡人的月饼”,没有高档月饼和蛋糕点心的精致、“花里胡哨”,朴素的原料经过老火灶膛的氤氲烟火,留下了无锡人永远的记忆。

  (记者 黄振/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