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疏附县:旅游+脱贫,激起希望的火花

2019-11-28 20:03栏目:旅游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的干部群众既面临着大考,也迎接着检验。按照规划,今年南疆四地州将有12个县市脱贫,为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关键时刻,本报选派全媒体记者组成4个调研小组,分赴12个县市蹲点调研,通过落在实处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锤炼,讲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脱贫故事,全景式展示各地扶贫开发的工作成果、亮点和经验探索。今日起,本报推出“报告总书记脱贫有信心”专栏和专版,敬请关注。

本报全媒体记者/白之羽 赵春华 何 玲 阿扎提·玉素甫江 吕伊晗 陶志豪

如果总结近年来新疆的发展亮点,那么旅游必然是一个关键词。随着稳定红利的持续释放和旅游兴疆战略的全面实施,新疆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态势。

进一步考虑,旅游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形式,却能够整体带动一二三产业,形成发展合力。特别是当旅游与扶贫相结合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人还是原来的人,乡村还是原来的乡村,发展却进入了新的境界。

而在疏附县这个旅游资源并不算富集的土地上,来自政府、社会与群众的各方力量,正开动脑筋、坚持不懈,写下一个个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故事。

更广的收入渠道

深秋的白杨树落叶缤纷,盖孜河的流水潺潺而过,岸边的木篱笆被漆上了红色、黄色和绿色,沿着蜿蜒的河流一直走,就到了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阿亚克色日克阿塔村的水磨坊。

这个有着150年历史、如今已是村里标志性建筑的水磨坊,两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没人来磨面,我们赚不到钱;没钱打理设备,磨坊越来越破。”水磨坊第三代主人祖农·茹回忆说。

“百年磨坊,磨的是情怀,只要能打出品牌,就是旅游脱贫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驻阿亚克色日克阿塔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白雪原的协调下,原址重建的水磨坊修旧如旧,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还在建筑设计上有了更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今,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越来越热闹。十里八乡的群众,闲暇时都喜欢来水磨坊转一转,停下来欣赏磨坊的建筑特点,再顺便买上几袋面粉。“工作队专门帮我设计了2公斤装的面粉袋,还印有我的头像,我都快成村里的‘明星’了。”祖农笑着说。

还是原来的产品,还是原来的味道,却因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产生了不一样的价值。村民的增收渠道,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正在日渐拓宽。

10月29日上午,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手工艺人热合曼·阿布都拉的手工作坊里被20余位来自广州的游客挤得满满当当。热合曼的儿子马木提江·热合曼弹起了欢快的热瓦普,导游则在旁边介绍展厅里琳琅满目的乐器。在大大小小的乐器中,小型的维吾尔族手鼓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不一会儿就卖出了几个。

从手工作坊出来后,游客们来到村民热合曼江·吐尔逊家,体验当地村民的生活。女主人吐提姑力·吐尔逊用新鲜美味的甜瓜、葡萄和馕接待了来自远方的客人。而晒在院子里的红枣则成了全场的焦点,品尝过后,游客当场下单。

无论是种地、磨面,还是制作乐器,抑或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村民们生产生活的轨迹一如既往,但在旅游的推动下,他们年复一年的劳动却有了更多的回报。而从其他角度来看,游客们享受到了最地道的产品和最有特色的服务,旅游企业有了更多利润,地方也积累了更多的发展实力,多方融合之下,成就了旅游脱贫的多赢局面。

更多的职业身份

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长年累月的机械性重复劳动,使他们在熟悉的领域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径变得十分困难。而旅游给他们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则是职业与身份的变化。

10月29日中午,托万克吾库萨克村叶子海民俗风情园里,厨师麦麦提萨力·阿卜杜热伊木正在为游客制作拉面。今年7月才从疏勒县职业高中毕业的他,通过招聘来到风情园,如今他每月能拿到3500元工资。

家里有6口人的麦麦提萨力,在成长的19年间目睹了家人辛劳的付出,以及并不丰厚的回报。于是,从读书开始他就打定主意不再重复父辈的生活道路。工作之后,这个顾家的小伙子每个月只给自己留下几百元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全部交给家人。他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焕然一新,生活条件比原来改善多了。“老板还跟我说,等以后游客多了,还会给我发奖金,所以我干劲很大。”麦麦提萨力边说边腼腆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