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玩扑克建沙盘 网瘾治疗不可怕

2019-11-26 11:26栏目:旅游

网瘾治疗病房什么样,本报记者带您看—— 玩扑克建沙盘 网瘾治疗不可怕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11月25日        版次: 13     作者:

玩扑克建沙盘 网瘾治疗不可怕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网络保护专章”“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消息,让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在制度性保护之外,有正规医院也在为治疗青少年网瘾做着不懈努力。2019年5月,北京回龙观医院专门开设了网络成瘾治疗病房,如今运行已有半年时间。专家用实际案例表明,治网瘾,并不像传言那样危险与可怕。

 

■现场

心理破冰 男孩“玩沙”转变大

上午10点,北京回龙观医院行为成瘾病区的团体治疗室内,三名病人正围坐在装满细沙的沙盘前。他们一言不发,按照规定顺序开展“行动”——有人从旁边的玻璃柜中取出人物、车船、建筑等沙具,摆放在沙盘上,有人变换着沙盘上已有沙具的位置,还有人直接摆弄起了沙子。渐渐地,一幅村落生活般的和谐图景呈现在了眼前。

这是医院开展的“团体沙盘治疗”,病人需要通过各自的行动合力构筑出一个场景。整个过程中,坐在一旁的心理治疗师刘艳一直在默默做着记录。参与沙盘构筑的三个人中,16岁的小杰是病区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人。这次沙盘治疗已经是他参与的第五次,与一开始相比,小杰的表现“天差地别”。

“他第一次摆的时候,表现出了一种很强的攻击性,其他人是在建设一个家园,但他却总是摆一些炮、士兵、战斗机,还正对着别人摆的东西。”通过单独的交流,刘艳发现,小杰选择的沙具和平时所玩网络游戏的道具很像,他想呈现的图景也与游戏中交战的场景类似,“有人想把大炮换个方向,从‘攻击家园’变成‘防卫家园’,他还不愿意。”

像小杰这样只顾自己表达,丝毫不顾他人想法的表现,在网络成瘾病人中十分常见。而团体治疗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这项活动需要与别人协作,每一个病人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个体,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员。活动后的交流环节,更是帮助病人打开心扉的一项重要步骤。一开始,小杰连一个字都“懒得说”,但随着治疗的推进,他逐渐开始表达自己摆弄沙盘的思路,再到后来,他甚至会对整个场景的构图提出建议。从行为上,他也开始尝试去配合其他人的行动,共同构筑一个主题。

今年5月底,回龙观医院的行为成瘾病区正式建立。半年时间,总共收治了十多名网络成瘾病人,其中大多数都是12岁至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刘艳表示,和这些“网瘾少年”的交流并不容易,“他们不觉得网瘾是个问题,有时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所以医生和病人之间不容易建立关系。”

虽然起步阶段往往并不顺利,但刘艳始终会保持耐心,“既然你喜欢玩游戏,那我们可以从游戏谈起。你为什么喜欢玩这款游戏?里面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无论是剧情、角色、打斗,只要刘艳发现了病人话语中透露的“闪光点”,她就会以此为突破口,直到让病人打开话匣,“交流过程中,我一直会保持一个请教的状态,而且态度诚恳投入。孩子们一旦感觉被敷衍,就不愿意说了。”

■契机

一场扑克 让他放下了手机

“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把网络和游戏成瘾纳入了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系统当中,这也是行为成瘾病房建立的契机。”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清艳介绍,对于网络成瘾的标准,目前医学层面尚未对上网和游戏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只有一些大致的判断依据,“比如用于上网的时间有没有越来越多?是否停不下来?停下来是否会发脾气?对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是否有影响等等。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情况持续了一年以上,很可能已经达到了网络成瘾的标准。”

在医院收治的病人中,小杰并非是网络成瘾情况最为严重的,早先就诊的一名17岁病人小东给杨清艳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小东此前已经休学一年,在家闲着的这段时间,让他沉迷网络的状况越加深入。一开始是玩四五个小时网游,慢慢时间越来越长,到最后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剩下的时间全都被游戏占据。

“像已经沉迷到这种程度的孩子,我们想让他遵守病房的规定也比较困难。”入住的第一个月,病人按要求不允许在病房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小东却坚决不同意,“我们只能跟他讨价还价了半天,才约定每天可以玩四个小时。”而即便让步至此,小东有时还不满足,到了时间也放不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