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水质优良渐成常态 梅山湾成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2019-10-26 09:15栏目:旅游

水质优良渐成常态 梅山湾成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梅山湾海域俯瞰图。

  快艇驰骋于水清岸绿的梅山湾沙滩公园水域,红桥卧波、滚滚风车尽收眼底,享受着微风徐徐,别具一格的“梅山湾风光”成为广大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但在前两年,这里不时爆发赤潮,还是一些游客口中的“酱油海”。今年1至10月,梅山湾内保持相对优良的水质,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全湾性赤潮,五六月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水质达到Ⅰ类标准。

  最新动态 梅山湾海域年内未遇赤潮困扰

  “今年以来水质非常清澈,站在南坝上俯瞰整片海域,颜值也大大提升!”家住北仑小港的张博是梅山湾沙滩公园的“忠实粉”,今夏在此开展的多项大型旅游、赛事一样都没落下。但就在开放之初,梅山湾沙滩公园还差点被他“取关”。原来,他发现去年在此下水游泳后经常在身上挂了层黑褐色的藻,“公园开开关关次数也不少。”他说。

  事实上,赤潮治理是全球性难题,至今尚无法彻底治理,梅山湾也不例外。“赤潮严重时,梅山湾沙滩公园局部海域呈现出酱油色,游客下水后‘颜色’还会附在身上,虽然对身体无危害,但也影响了体验感。”梅山湾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真告诉记者,每年7月初至8月底是赤潮的高发期,去年夏天就曾因为梅山湾水域多次发生局部赤潮,严重威胁沙滩公园正常运营。

  据介绍,梅山湾海域范围广,水体体量大,生态环境复杂,与周边水系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环境,2017年至2018年共发生季节性赤潮多次,水域综合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自去年以来,宁波梅山产业集聚区坚持顶层设计、源头治管、科学治理三大导向,全力实施以“8个工程+8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内容的水域综合治理举措,水质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今年五六月份梅山湾海域未发生赤潮或其他水质问题,湾内水质长时间保持Ⅰ类标准。

水质优良渐成常态 梅山湾成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生态浮床。

  记者走访 生态浮床、海藻养殖筏显神通

  随后,记者乘坐快艇缓缓行驶在梅山湾海域,碧波白浪、海风拂面,远处有万人沙滩、红桥横波、拔地而起的高楼……最美,莫过于船行在这一湾海面上,海水清澈干净。

  约15分钟后,游艇向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块黄绿色的“田园”靠近,上面种了很多“草”。数了数,周围类似的“田园”共有7大块,呈弧形分布,“这是我们搭建的3万平方米浮床生物治理平台,共投入300万元,目的是保证沙滩水质优良。”陈真说。

  记者从游艇上下来,站到浮床上慢慢行走,试图看清上面的生物。“上面这些绿绿的草叫海马齿,等到明年春天将爬满整张浮床。”随后,陈真又掀起浮床,床的背面是大量海马齿的根须。将边上的绳子一提,一大篓牡蛎瞬间跳出水面。“这些都将有效控制赤潮的发生。”陈真说。

  据悉,梅山湾沙滩公园海域赤潮防控项目正在实施。目前已完成生态浮床和海藻养殖筏的搭建和种植工作,并进入养护阶段,“若示范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将在全湾区以点带面逐步开展生态浮床生物治理工程建设,逐步构建一体化生态浮床生物治理平台。”陈真说。

  多管齐下 借力智库,从源头治理赤潮

  攻克赤潮难题,还需多管齐下。梅山深入分析研究梅山湾区域上位规划、产业布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后,请来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对梅山“蓝色海湾”示范工程展开研究。双方实地考察,并对湾内水质诊断后,提出了以重点工程建设和生态治理为核心的系列举措,打造具有自净能力的梅山湾生态系统。同时,还与厦门大学、宁波大学、南京水科院、浙江国科生态研究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校和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治理等方式提升梅山湾水质。

  “我们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启动梅中社区新河工程、梅山大河三期工程等环梅山湾周边共6项水系外排疏通工程建设,引导梅山岛水系外排入海,防止直接排入梅山湾。同时,加快推进干岙水库工程建设,做好梅山湾上阳片淡水截流工程,防止生活生产污水直流入湾。”陈真同时表示,全力削减梅山片农田面源污染,推动完成梅山钟家塘400亩海水养殖塘退塘还田政策处理工作;推动春晓污水处理厂迁建,做好新污水处理厂选址工作及海域使用等行政审批工作,全面实现污水厂尾水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