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扩大开放优化旅游服务(2)

2019-09-06 02:18栏目:旅游

  “春节期间,7间客房全满员。”三亚西岛渔村首家民宿“小康别苑”店主黎小康谈起民宿经营头头是道。他原本在外地做旅游服务,后来返乡创业办民宿,靠着三亚旅游的旺盛人气,他的民宿也成为当地渔村的“明星产品”。

  去年,海南接待乡村游客超千万人次,同比增长7.9%,乡村旅游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12.55%,全岛民宿供给达5万间。不久前,《海南省乡村民宿发展规划(2018—2030)》出台,首次界定了海南乡村民宿的定义,并从发展定位、空间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全面制定发展规划。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常务理事吴肖淮认为,“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中,是助力海南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海南不断加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结合,挖掘贫困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引导村民直接参与旅游服务业,推进农业、渔业与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因地制宜探索民宿发展模式,树立起民宿发展的海南品牌。

  

  航班起降 灯光指向

  本报记者  闫  旭

  初秋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停机坪依然热气腾腾。凌晨3点半,远方一盏盏灯有规律地亮起,海口美兰机场的“夜行者”们迎来当天最后一架航班,为它点亮助航灯。

  每年,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000万以上人次,飞机起降平均超过10万架次,昼夜不停。为了航班能在夜间或雨天安全起降,需要地勤人员点亮助航灯光,引导飞机飞行。助航灯有个十分诗意的名字,叫做“夜空中最亮的星”。

  黄标与这些“星星”相伴已有25年。他是负责管理维护飞行区内3604套助航灯具设备的助航灯光师。黄标仍然记得,当年灯光站尚未配置巡检车辆,要徒步检查场内外超1800套灯具,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每天,黄标沿着机场跑道步行检查灯光设备。汗水浸湿他的衣服,凝结成白色的盐渍。“每盏灯都关乎安全,要把每一份安全带给来海南的客人。”黄标说。

  黄标是机场第一批灯光师,新灯光师入职都是他带领着学习业务知识。每当提起灯光站的创新与成就,他回忆更多的还是和同事们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吹倒了13排、62套助航灯具,对飞机起降造成影响。为尽快恢复机场飞行等级,黄标带领同事进行应急抢修维护,最终仅用一个月就实现机场助航灯具的正常运行,保证机场对外联通顺畅。

  黄标说,20多年苦累都有,选择这个岗位并能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

  现在,黄标依然活跃于一线,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各项重要保障工作,在岗位上奋斗着。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5日 13 版)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