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公共资源分配错位

2019-07-17 08:46栏目:旅游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当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以下,人们在旅游消费方面的支出就会迅速上升。中国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28.4%,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下降到30.1%。而1985年-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食品、衣着和生活用品及服务等分别下降了24.5、7.6和2.4个百分点。

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公共资源分配错位

  1985年和201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随着城乡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渐增加,也要求旅游资源地按照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的内容,提供旅游需要的各种服务便利,增加旅游流量。

  但是,政府管理者往往只是从供给方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例如,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视觉的内容,怎么样让旅游景观周边的景色更为好看,更为气派,彰显当地的所谓经济实力;他们更重视旅游重点资源的品牌宣传,或者更在乎旅游开发是否可以带动房地产发展等等。他们往往忽视了旅游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忽视了在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由于他们对旅游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容易把有限的公共资源错位分配,导致景观花架子建了不少,维持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但是真正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设施却依旧短缺,市场化供给相对不足。这样反而使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甚至是把一部分原本可以实现本地居民增收的消费内容,让给了其他地区。

  考虑旅游者的消费时长和消费偏好

  因工作原因,我经常去长白山(603099)调研,当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严重短板。当然,关于长白山的话题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问题是,几乎绝大部分长白山的游客仅半天就完成了旅游,甚至吃饭都不在当地。早上出发,乘游览车上山,看到天池后拍照留念便下山了,到另一个地方去吃饭。本来长白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集观光、度假、休闲和运动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可以满足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旅游消费,但旅游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这里面也涉及很多其他规划和发展战略思路不到位的原因,但是仅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一项,就丢掉了很多创收的机会。

  我经常和地方政府的官员谈论“如何策划旅游战略思路”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换位思考,这样有利于政府公共资源的再分配。

  例如,我们是否根据假期时间长短的不同,来考虑提供不同的旅游内容。现在每年有115天的各类假期,此外还有学生和教师的寒暑假,以及公务员的集中休假等。115天的假期中,还分为大长假、小长假和周末双休等。这么多假期,家庭、个人以及朋友群体,会如何安排旅游活动,显然是需要有针对性的策划和设计。有些是需要政府层面来安排,例如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对招商引资所涉旅游项目的公共资源安排等。有些是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在拿到政府提供的资源之后,应该详尽规划的问题。

  因为假期的不同,还要研究不同假期的旅游特点。双休日是短假期,大多是郊区游,体验大自然,享受农家乐,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农家菜,跟朋友家人一起聚会等。这种旅游消费的内容则是需要轻松、休闲,消费水平不高,但是周期性特点很强。

  我们发现,近些年旅游人数的巨量增长,与周末经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曾经在调研时问过某地级城市的负责人,他说他们那儿的旅游人数每年可以达到千万人次。可是这个地方并没有更多的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那千万人次从何而来,当然是城市居民下乡度周末带来的旅游消费变化和旅游流量变化。

  我们每年还有大长假、寒暑假和公务员的集中休假。这些假期相对固定,时间较长,甚至可以为绝大部分旅游景区带来可观的旅游收益。在以观光收入为主的地区,短时间内增加较大的流量,满足日常的吃住行以及基本购物需求即可。但是对于深度参与的休闲度假游,可开发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

  作为政府和企业,无论是观光游还是休闲度假游,都要考虑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时长和消费偏好,并根据这些分析来策划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和活动内容。毕竟每天从白天到晚上的时间是固定的,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当地可以提供的消费内容是否丰富。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去掉固定景点的观光时间,如果希望游客停留时间长一点的话,那么还能提供哪些吸引游客停留的内容?例如,对于温泉度假区来说,是不是仅仅满足游客泡温泉的需求,其他时间干什么?难道就仅仅留在旅店房间里看电视,还是睡觉等吃饭。如果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服务内容,既可以在酒店内,也可以在酒店外,那么旅游者的兴趣就会增加很多,旅游消费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