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文化+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2019-05-11 07:23栏目:旅游

“文化+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桥头镇推进乡村文化旅游振兴工作走笔

每年五月,都是桥头镇千亩杜鹃花盛开的最佳时期,花开成海。白色纯洁似雪,红色张扬如火,漫山遍野,交相辉映,绚烂夺目,时时刻刻都要把人淹没在花海中,美不胜收!

“来,把这边的花拍一下。”“大家好,我现在正在为大家直播……”5月8日,由经区工委宣传部主办的“文旅融合 秀美桥头”媒体采风行活动正式启动,9家媒体记者受邀齐聚全市农业大镇桥头镇。活动期间,大家实地探访了恩特千亩杜鹃园和信义文化园,感受桥头镇立足传统农业大镇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休闲”两个字做文章,让农业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开发了一系列旅游项目,带给游客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片区。

样板片区以千亩杜鹃园为起点,途经信义文化园、石家河荷花景观带、北墩前垂钓园、彭家埠观景平台、千亩现代果园、所前泊水库绿化景观,到达涧北民宿、蔬菜采摘和甘薯种植示范基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将发展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桥头镇现代农业产业、生态观光旅游、乡村生活体验一体化复合式发展。

“文化+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农业产业放首位 打造乡村文旅振兴品牌

坐在一所充满阳光的树屋里,或抱着一本喜欢的书,或手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饰品,吃的是自己亲手种的粮食、蔬菜,饮的是自己种的玫瑰花瓣泡的茶……这种幸福生活令人神往,却是陈雪每天的真实生活写照。

2013年,陈雪和爱人回到了家乡威海,创办了陌上花家庭农场。该农场位于桥头镇所前泊村,主要种植花卉、水果,用于鲜切花卉销售和水果采摘。目前,农场面积近千亩,亩产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年收益近六百万元。陈雪说,她和爱人愿意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有未来农业发展的样子。

农业产业聚合乡村振兴,是桥头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不光是陌上花家庭农场,恩特千亩杜鹃观光园、新辉家庭农场等,都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

“文化+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特色化、规模化、持续化的发展目标,桥头镇专门聘请规划设计部门对全镇乡村旅游与都市休闲农业进行总体规划,以千亩杜鹃园为起点,途经信义文化园、石家河荷花景观带、北墩前垂钓园、彭家埠观景平台、千亩现代果园、所前泊水库绿化景观,最终到涧北村的民宿、蔬菜采摘和甘薯种植示范基地,高起点打造这样一条乡村振兴景观带;同时,整合花卉产业,打造以国际鲜花港、恩特千亩杜鹃园、绿苑千亩梅园、七彩生物科技、双丰园林、紫薇花海、薰衣草庄园和石家河荷花景观带为主要内容的“七园一带”花卉产业布局,以每年举办的赏花节、采摘节、垂钓节等为契机,着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项目落地的关键是破解资金瓶颈,解决好钱的问题。过去几年,镇政府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扶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累计在现代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达上4000多万元。同时,出台了扶持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先后引进了天津兰苑公司、威海市双丰神农科技有限公司、恩特花木有限公司等资本雄厚的实体公司到桥头镇投资,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此外,桥头镇还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以盘活闲置土地、发展花卉产业为契机,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平台,聚人气,造商机、谋发展,打响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对外知名度。 自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千亩杜鹃赏花节,并与“花海桥头”文艺节目相结合,创造和树立了旅游文化搭台、经济发展唱戏的发展新模式,使单纯的赏花观景成为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节招商的特色“旅游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以及推进桥头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企业和村民的增收,全面将桥头乡村旅游推向品牌化发展之路。

“文化+旅游”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乡村文旅振兴产业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