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国际义工”:公益很少旅游很多

2019-04-13 01:28栏目:旅游

  “闻名世界的白沙滩、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天真烂漫的孩子笑脸……来参加巴厘岛志愿项目,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最近几年,在“国际义工”这个“高大上”词汇的诱惑下,类似的出境义工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他们通过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参加一至三周的短期项目,去国外旅行的同时,还能从事动物保护、志愿教学、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并获得一张国际公益方面的志愿者证书。

  做公益,出国扩宽眼界本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可随着国际义工被热捧,某些国际义工项目开始变味。《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追逐利益,一些国际义工项目逐渐偏离了义工主题,成了纯旅游赚钱的旅行,还有一些项目存在机构资质不全、项目流程不规范、志愿者证书存疑等问题。

  公益机构资质真假难辨

  “国际义工组织”“全球志愿者组织”“国际义工旅行”……日前,记者在网上输入 “国际义工”4个字,出现了200多万个词条,各种广告目不暇接。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着“公益机构”名称的组织绝大多数是旅游咨询平台,并不具有组织国际公益项目的资质,其做法多是先在网站发布国际志愿者招募信息,再充当中介,将学生志愿者转给其他旅行机构,从中赚取利润。

  记者在网络上联系到几家提供国际义工项目的“组织”,询问参与方式时均被告知,只要有英语四六级证书便可免去资质考核程序,选定项目和目的地,通过网站操作流程并缴纳相关费用即可。

  一个名叫“泰国信武里孤儿院服务”项目的客服告诉记者,只要提交四六级证书并缴纳3250元项目费,就一定能申请成功。从提交材料到项目组织通知缴费成功,只需3天时间,不需要考核和筛选,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好。

  “那些交钱就可以申请的国际义工,其实就是换了说法的旅游。”中友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夏孙明告诉记者,一些旅游公司正是看到了国际义工这块牌子下的商机,才在利益的驱使下,把普通的出国游包装成时尚的义工项目。

  在美国念研究生的程琛告诉记者,自己申请国外研究生时为了能有更丰富的简历,曾申请过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的国际公益项目,但并未成功。因为AIESEC是全球最大、由青年自主领导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报名门槛高,还得满足多种条件,通过层层考核才能申请成功。

  “网上有很多公益项目网站,如果不是朋友体验过后推荐,我肯定不敢自己去报名。”参加过两次暑期国际义工项目的大三学生黄雯对记者说。

  志愿者项目变旅游产品

  “走进当地人的村落,进行孤儿院/幼儿园义工体验,探访海龟基地,上一堂斯里兰卡传统舞蹈课……”

  2016年,被一个斯里兰卡国际义工项目的广告吸引后,华中科技大学的余方和两名同学每个人花费了7500元申请了该项目。当年8月,他们抵达斯里兰卡准备入境时,却被边检拦下了。原因是,他们的入境地址上写着斯里兰卡当地的一个志愿者之家,而他们拿的却是旅游签证。经过一番交涉后,他们的护照被没收,当天晚上被强制遣返回国。

  记者咨询了多家组织国际义工项目的机构,得到的回复全是:目前普通义工项目都使用旅游签证,除非某些国家要求,才会办理专门的签证。一家机构的客服告诉记者,如果是正式的国际义工或志愿者通常申请工作签证或商务签证,但这种形式的有效期是一周,且手续繁杂,费用昂贵,办这个签证的代价太高,“实际情况是大家都是用旅游签证去的。”

  如果由于签证与意图不符,在义工服务地遇到被遣返情况怎么处理?该机构客服回复:“从2014年开始,我们的参与者都是根据要求办理的旅游签证,至今都没有出现过问题。”然而,究竟是目前没出现过问题还是肯定不会出现问题,该客服并不清楚。

  除了签证类型不规范外,颁发的志愿者证书也存在问题。

  今年2月,大二学生刘语浅参加了泰国清迈的一个志愿者项目。她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一家旅行社报的名。该旅行社承诺,项目结束后会发放由当地NGO组织颁发的国际义工证书。但项目结束后,刘语浅却发现,自己拿到的志愿者证书存在明显的英文拼写错误。

  当参与者要求提供当地NGO的资质证明时,该旅行社却改口称,这个项目只是公司的一个旅游产品。这让刘语浅感到上当受骗,“如果知道不是NGO认可的正规项目,那我根本不会报名参加。希望其他与我一样的大学生不要再上当受骗”。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