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培育家庭食品安全行为 降低家庭食物中毒发生率(2)

2019-04-01 16:16栏目:健康

据宝安区食药安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监管部门多举措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市民传递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培育科学正确的家庭食品安全行为,但成效并不十分明显。

近3年宝安发生12宗

家庭食物中毒事件

根据宝安区疾控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年宝安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6宗,其中学校食堂、集体食堂等重点场所实现“零事故”,家庭食物中毒12宗,1人死亡。

宝安区食药安办分析,辖区家庭食物中毒情况呈现几大特点:一是中毒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为秋季;二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食有毒有害物质,植物毒素所致的中毒较为多见,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引发的中毒为次要原因;三是家庭食物中毒致死比例相对较高;四是低收入人群家庭食物中毒比例较高。

多形式开展食安科普教育

为提升市民食品安全意识,培育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宝安分局开展了大量宣传科普工作。一方面,通过“星期三统一执法日”“农产品任你查”“9号查酒”等阳光执法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教育;另一方面,利用纸媒、电视台、自媒体等平台传递食品安全知识,并在候车亭等公共场所设置食品安全宣传牌,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宝安分局还联合宝安区教育局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通过班级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对孩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孩子带动家长,实现食品安全“小手拉大手”的效果。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宝安分局、宝安区疾控中心、宝安区城管局、福永街道办事处连续三年在凤凰山广场开展“禁采误食毒蘑菇,预防食源性疾病”主题宣传活动,宝安区城管局组织对全区绿化带、公园等进行了集中清理。

目前,全市“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已投入运转,宝安区也充分发挥其科普宣教基地的作用,累计开展进社区、“你送我检”等现场科普活动101场次。

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区食药安办还利用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在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联合团区委建立“创食安义起来”食品安全主题U站,通过食品安全工作坊、食品安全有奖问答、食品安全主题文艺表演等形式普及家庭食物中毒防控知识。

家庭食物中毒防控宣传效果不理想

随着科普工作的深入,宝安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均得到明显提升。但辖区监管部门发现,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培育工作仍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科普宣传工作扎根社区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二是短期内频繁更换宣传主题导致宣传效果有限;三是宣传内容、形式与受众接受能力不匹配,效果不理想。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管理科科长王亚表示,目前对长期在深的居民以及凤凰山片区的科普宣传工作成效比较明显,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率较低,建议加强在凤凰山以外的普通市政公园的宣传引导,增设禁采食野生蘑菇警示牌以及在春节后返工高峰期加强对新进外来务工人员的科普宣传。

食安众议

培育家庭食品安全行为从生活点滴做起

调研当天,“食事街知”调研组在现场了解了宝安区开展的毒蘑菇主题宣传科普活动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座谈环节,市市场监管局业务处室负责人、市卫健委爱卫处相关负责人、食品安全专家、卫生疾控专家等各界人士结合市民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培育工作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农检中心原副主任王多加:

建议市民准备3块砧板切不同食品

透过调查数据情况,可以看到消费者大多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日常食材大多是通过大型超市采购,有检查食品日期、保质期的习惯,也知道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但仍存在部分需改进的问题:大部分市民关注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却忽略了存储条件,容易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生熟食品未分开,易导致交叉污染;加工生熟食没分开工具。市民家里最好准备3块砧板,用于切制生食、熟食、蔬菜水果,保障食品安全;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粉碎食品安全谣言,及时给市民答疑解惑,培养市民食品安全理念。

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所所长杨国武:

食物中毒死亡案例95%以上是食用野生蘑菇造成

调查工作开展得创新、扎实、有意义。目前存在的家庭食品安全不规范行为主要还是生熟食品没分开、制作过程不规范等,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问题也较为突出。杨国武透露,广东省历年食物中毒造成死亡的,95%以上是食用野生蘑菇造成,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宣传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张锦周:

家庭食品制作须遵守十条黄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