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兰州晨报

2019-05-27 12:15栏目:华商晨报
TAG: AB报

兰州晨报

今日报纸

《兰州晨报》 -目前版面

1、兰州新闻版(含要闻版),主要刊登兰州地方时政、社会新闻;

2、中国新闻版和世界新闻版,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新闻;

3、文化娱乐版和体育新闻版,主要刊登文化、体育新闻;

4、专题新闻版,主要刊登都市新闻、保健新闻、教育新闻、服务新闻;

5、财富版,主要刊登经济新闻和证券新闻;

6、专副刊版,主要有非常情感、记忆、兰州地理、城市笔记、探索、作文、百姓人家以及小说连载等。

7、时尚版,主要刊登各种时尚新闻和资讯。

《兰州晨报》 -体制改革

兰州晨报股份制改革的实践

创刊于1997年1月1日的《兰州晨报》,是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最早创办的一份子报,也是甘肃省最早的一份市场化的都市报。在2004年以前,《兰州晨报》的广告经营由甘肃日报社委会每年年初下达上缴甘肃日报社的利润指标,年底按上缴任务情况进行奖罚。兰州晨报社的财务管理,从过去的甘肃日报社二级核算到后来的兰州晨报独立核算、由甘肃日报财务中心监管。在用人制度上,编委会管理层由甘肃日报社委会下派,其他编采人员和经营人员由兰州晨报社自行聘用。从甘肃日报对子报的管理形式上,负责《兰州晨报》编采、出版、发行和广告的兰州晨报社,也只相当于甘肃日报社的一个二级单位。2002年,甘肃日报社创办的第二份子报《西部商报》,由成都商报的博瑞公司投入资金,成立甘肃省第一家由省外媒体资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自此,兰州市报业市场上主要的三四家都市报之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在这种条件下,2003年年底,《兰州晨报》为了应对竞争,增强竞争力,着手股份制改造。

在对兰州晨报创刊时的资金投入、现有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后,由甘肃日报社持股75%,甘肃日报社和兰州晨报社的部分职工出资持股25%,组建了“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负责《兰州晨报》的发行和广告经营业务。甘肃日报社对兰州晨报社和公司实行“三管”:管舆论导向、管领导班子、管经营目标,除此以外,给予公司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公司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兰州晨报社通过股份制改造,从以往的行政隶属关系中相对解脱出来,成为企业法人实体。

兰州晨报社这种由职工出资入股的股份制改造,是创新都市报经营体制的一种大胆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由原来单一的国有产权转变为多元产权,员工收入按劳分配和利润分红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报社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媒体的生产力。同时,改制也实现了党报与子报关系的规范化、法律化,脱离了过去行政管理的模式,子报的经营自主权大大增强。

其一,多元投资不能解决盈利模式单一的现状。目前,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靠《兰州晨报》的广告收入。现在报纸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加大新闻采编成本、增加信息量(改扩版)→增加发行量(低价征订)→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吸引广告投放。前三个环节不论在哪一处资金链条断了,都很难达到最后的高回报。

转变观念不断完善经营体制

由于媒体经营的价值支点单一,从而产生对广告的过度依赖。而对广告业的过度依赖,增加了媒介产业的经营风险。任何产业的宏观政策调控,都会导致媒体广告经营的巨大波动。目前,与报业相关产业的开发仍没有多大的成效。

其二,股份制改造使党报和子报之间的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变得较为明晰,但作为党报领导机构的社委会和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对子报和公司管理的职权还不是十分明确。还有,子报编委会领导班子和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之间的权限问题,股东近期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两者兼顾的问题,出资人和经营者的责、权、利相一致的问题,编采人员与经营人员的利益分配均衡问题,等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三,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股份制企业的要求,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用人机制方面,虽然实行聘用制,但存在“易进难出、易上难下”的状况,都市报人员的老化问题日渐突出,办报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在分配制度方面,报社实行绩效与收入挂钩,“按岗定薪、按劳取酬”的分配办法已被员工所接受,但股利的二次分配容易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在管理上,实行扁平化管理,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分离,但采编、发行和广告三者之间的高效协调运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