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川报调查|四问种苗弱:景区高山杜鹃为何用外国品种(2)

2019-11-26 10:24栏目:房产

  B

  花卉种苗研发为何偏弱?

  “改良版的优势在基础科研能力、科研体系等。”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四川的花卉种苗研发起步晚、结构散、活力弱。

  起步晚,省林科院研究员马文宝深有感触。作为四川特有物种五小叶槭专家,2013年前后他的团队实现了五小叶槭人工繁育。而早在80多年前,欧美国家就已经把五小叶槭作为观赏树种大规模推广。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潘远智介绍,欧美花卉园林植物种苗驯化、选育历史已久,四川起步才不过几十年,差距太大了。种苗驯化和选育是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大比拼。

  结构散,是指四川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从事花卉种苗科研的仅有省林科院、省农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四川大学和七彩林科等少数几家,分属不同部门且定位迥异,之间存在科研壁垒。“林科院主要侧重于花卉苗木的抢救性育种和保护,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要功能是收集和保存原生种质资源。农科院则侧重于技术和品种选育,不直接面向市场。”省花卉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全省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科研机构仅有七彩林科等寥寥数个。

  在全省花卉产业调研中,省林业和草原局得出如下结论:四川花卉种苗科研技术力量薄弱,对野生花卉和传统名花品种资源开发投入更少,不足以支撑全省花卉产业发展。

  活力弱,则指向机制体制。“不是我们不想面对市场,是机制体制没理顺。”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宋兴荣坦言,一个扩繁技术或品种选育,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久。漫长周期和高投入,部分科研单位科技成果权属不明、转化激励机制不清,“重研发轻转化轻应用”。

  C

  “缺种少苗”的短板如何补?

  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外销的牡丹种苗占其花卉总产值的三成左右,进而掌握了全产业的定价权。

  四川如何补上“缺种少苗”这个短板?

  “还是要把目光放在乡土花卉上,特别是野生花卉的驯化选育上。”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副处长李大明说,四川握有原生种质资源、原产地这个核心优势,且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如备受喜爱的蜀葵等,极具市场潜力。

  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晟之认为,当务之急有二:尽快清查全川花卉种苗科研的“家底”,打造涵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共享平台;借鉴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他还呼吁进一步给科研人员松绑,无论是考核机制还是经费申请机制。

  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建议,本土品种推广应用应该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每一个花卉品种、每一项技术刚刚上路的时候,都会在种植管理环节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进入市场也会面临推广的问题。”应建立一套“从科研到市场销售”的本土花卉种苗配套机制,对使用本土花卉种苗给予补贴、优先推广销售等。

  省社科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如能充分开发利用省内乡土花卉种类,仅国内市场前景就超百亿元,几乎相当于现在全川花卉及关联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