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護城河畔古都尋根

2019-04-12 10:17栏目:房产

原標題:護城河畔古都尋根

護城河畔古都尋根

  四月春光明媚,蓮花河濱水綠道兩岸垂柳依依。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王海燕

  今年是北京建都866周年。北京最早的都城——金中都,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雖然隻存在了短短62年,金中都卻開啟了北京作為大國都城的新紀元。對於今天的市民來說,要追尋這段歷史,最便捷的方式莫過於沿著護城河,到北京營城建都濱水綠道轉一轉。

  北京營城建都濱水綠道北起木樨地,南至永定門,全長約9.3公裡,沿西南護城河經過北京建城、建都肇始之地,周邊還有白雲觀、天寧寺、大觀園、陶然亭、先農壇、永定門等眾多歷史古跡與人文景觀。“3000多年前的古‘薊城’,800多年前的金中都,都在眼下西城的區域裡。2013年,區裡啟動建設這條濱水綠道時,就把它定位為一條承載北京古都史跡、尋根北京的歷史文化帶。”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建介紹。

  元明清三代,特別是明清的歷史遺跡,今天還大量存在。但金中都歷史遺跡,無論是建筑,還是園林遺址,都寥寥無幾。為追尋這段歷史,西城區在這條濱水綠道上特地營造了一處金中都公園。公園位於菜戶營橋東北角,總面積約5.57公頃。“這地方緊鄰原金中都的中軸線——應天門和宣陽門附近,是最適合反映金中都建城歷史和金文化的場地。”徐建表示。

  金中都公園在景觀設計上緊緊圍繞歷史主題,綠樹繁花之間,掩映著營城建都紀念闕、營城建都雕塑、金人游牧雕塑、宣陽台、千步廊、金中都博物館等設施。特別是金中都博物館,生動展現了1153年金建中都到1215年中都淪陷這60多年間的歷史。博物館全天免費開放,不時有游人走進來,追訪這段遙遠的歷史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金中都公園在建設時,不僅改造提升了護城河沿岸的綠化帶,還在護城河上建設了一座特色鮮明的景觀廊橋。橋名為宣陽橋,宣陽橋橋面寬約7米,橋體長度約50米。宣陽橋與金中都公園風格相協調,均以宋金時期建筑風格為主,兼顧步行和觀景的全天候需求。隨著新橋建成,兩岸居民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過去得繞20分鐘,現在出了小區門,沒幾分鐘就進園子裡了。”建功南裡社區62歲的何淑芹告訴記者。

  金中都公園內還建設了一處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宣陽驛站,“市民讀書匯”等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經常在這裡舉辦,宛如花園裡的社區會客廳。

  “每天沿綠道遛彎兒的人可多了,從早到晚,唱歌跳舞的不斷。”建功南裡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張志薪說,因為離得近,建功南裡社區組織了一支18人的志願者服務,兩人一組,一年365天不間斷對綠道進行巡護。發現垂釣、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及時勸阻,還幫助碼放共享單車等,和公園管理人員共同維護綠道沿線的環境秩序。

  北京營城建都濱水綠道的建成,改善了綠道沿線7個街道30余萬居民的休閑環境和休閑方式,成為西城區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

  在建成這條濱水綠道的基礎上,西城區近幾年又相繼啟動了環二環綠道北護城河(西城段)和蓮花河濱水綠道(西城段)建設。環二環綠道北護城河(西城段)全長3.3公裡,總建設面積11.4萬平方米。依據沿線的歷史文化分布,自西向東共劃分為“潭西勝境”、“德勝祈雪”、“鐘鼓余音”三個景區。蓮花河濱水綠道(西城段)位於廣安門外蓮花河西側,北起廣安門內大街,南至紅蓮南路,全長1.4公裡,總建設面積21.7萬平方米。

  隨著三條濱水綠道陸續建成,西城區的綠道體系初步形成。3條濱水綠道共建設了全長33.4公裡的慢行步道和14.2公裡自行車騎行線路,建設了6座休閑驛站、48座觀景平台,還設置了113處wifi接入點。市民在追尋古都歷史文脈的同時,更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