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稳住房价后,房子将失去投资属性?(2)

2019-03-18 18:03栏目:房产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尽管新加坡政府极力避免香港式的房价上涨,但还是难抵房价上涨,其中2009年至2013年,2017年至今,是两次暴涨周期。其中2018年,新加坡各类住房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7.9%,为8年来最大涨幅,引领全球!

当然在每轮房价上涨浪潮中,可以自由交易的商品房上涨幅度远大于组屋二手房。CBRE新加坡豪宅市场报告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共有232个位于核心中央区、总值至少500万元的豪华公寓成交,比去年同期高出36%,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4%。

05

首先所有人怀疑到了海外炒房客。

但是当你去深入了解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后会发现,尽管外国人占新加坡常住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但他们在当地买房受到的“非国民待遇”异常残酷。

首先,从房屋类型上看,外国人只能购买商品房性质的公寓及豪宅,不能投资价格低廉的政府组屋。

其次,从交易税负上看,本国公民、永久公民、外国人需要缴纳的税率依次升高,侧重于打击外国人的投机性需求。2018年7月新加坡上调额外买家印花税之后,外国人购买住宅所须缴付的额外买方印花税高达20%!

最后,从按揭成本上看,外国人购房货款主要参照新加坡银行货款利率,该利率从2002年至今维持在5.28%的高位,本国人的政府组屋货款利率则低至2.6%。超过5%的按揭利率成本,环顾全球主要楼市也不多见。

这也在去年高纬环球研究部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自2013年以来,新加坡海外买家购房成交量占当地商品房的比例,从最高的50%一路下跌到30%。由此可见,新加坡本地人和永久居民才是2017年以来房价的上涨的主要动力!

那么拥有全球第二住房自有率的新加坡为何还存在“炒房”现象呢?

06

首先,新加坡地狭人稠,人口密度远高于北京,住宅用地资源非常有限,再加上长期以来的特色住房保障体系,商品房越来越少,成为了绝对的稀缺品,符合「钻石理论」。

其二随着居民的财富收入增高,更多人在居住需求上了有了新的追求。毕竟商品房的格局和环境配套要比组屋强,赚到了钱的居民都想从公共组屋住到商品房。更重要的是,商品房还可以自由买卖,自身价值同步经济趋势,有投资属性。

其三,新加坡单身家庭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而且根据报告,到2030年的时候新加坡将出现20%的单身家庭,单身家庭的迅速增长,也会创造出对房地产市场新的需求。

在了解了新加坡楼市之后,我们再来对比中国,就显得更加明晰了。

在中国,只有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拥有新加坡的房价上涨因素。拿北京举例,北京的商品房本来就是稀缺品,现在大规模去建设共有产权房,会进一步让商品房稀缺,从而激发了升值潜力,其次是全市重点部署刚需盘后,改善型住房会更加稀缺。

所以说,「长效机制」不等于「房住不炒」,只要经济在发展,财富在增加,人口在流入,即使长效机制落地的福利房再多,依然不会影响到商品房房价的上涨。当然,大力建设福利房对老百姓是好事儿,起码让以居住为目的人们有了一个安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