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建议新三板投资门槛降至100万元

2019-03-17 16:08栏目:财经
TAG:

  “建议新三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标准降至100万元,与私募基金准入条件保持一致;对于优质企业,新设精选层投资者标准50万元,与科创板一致。”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导,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近日对提升新三板流动性,扩大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所提出的建议。

  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获悉,针对提升新三板流动性等问题,贺强教授提出了多个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主要包括降低投资门槛,建立转板机制等。。

  新三板发挥了一定作用

  贺强认为,中小微企业和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企业生存备受挑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形成严重的制约。

  而新三板市场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直接融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可行路径,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实效,正在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贺强表示,新三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及初创阶段企业对接资本“有和无”的问题。截至2018年末,新三板挂牌公司10691家,民营企业占比93%,中小微企业占比94%;在沪深及新三板所有上市挂牌公司中,新三板服务了资本市场82%的民营企业和92%的中小微企业。

  二是建立了契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融资机制,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18年末,共有619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实现股权融资4691.85亿元,融资覆盖面57.96%。一大批处于研发阶段和亏损阶段的挂牌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也顺利完成融资,实现规模扩张、产能升级。

  三是建立持续信息披露和规范治理机制,上万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实现规范化、透明化和连续化,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水平显著提升。挂牌公司定期报告的按期披露比例历年以来均在95%以上,超过4000家公司在挂牌后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

  不过,随着新三板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相应的制度性供给没有跟上,尤其是过高的投资者门槛限制了市场流动性,导致市场低迷、定价功能丧失、融资功能萎缩。

  2018年新三板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全年日均成交金额3.65亿元,同比减少60.79%;有成交股票数量日均仅611只,占比5.43%;平均每天7911只可交易股票不存在有效订单。

  另外,投资者参与意愿下降,持股的合格投资者仅10.42万户,日均参与申报的投资者仅约3600名;2018年全年市场仅完成融资1402次,实现融资金额604.42亿元,同比下降了54.77%。在此情况下,优质挂牌企业流失加速,市场主体普遍反映缺乏获得感。

  “新三板前几年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挂牌公司有一万多家,很多公司通过新三板获得了资金的支持。”贺强此前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目前新三板已经到了深化改革的时期。

  建议新三板门槛降至100万元

  针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匮乏的症结,贺强认为,应该尽快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丰富投资者类型,引入市场“活水”,加快推出针对优质企业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和服务,畅通转板机制。

  贺强具体提出了五条建议:

  首先是降低投资者门槛,向市场引入新资金。贺强建议,新三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调至100万元,与私募基金准入条件保持一致;对于优质企业,新设精选层投资者标准50万元,与科创板保持一致。

  此前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贺强也表示,要做活新三板第一步就应该把500万的门槛降下来,目前的门槛太高了。

  “哪怕第一步降到300万元,第二步降到100万元,最后我认为应该取消门槛。”贺强认为,股指期货作为期货交易才设立50万元的门槛,新三板是现货交易,没必要设立这么高的门槛。不过贺强认为,降低投资者门槛需要与加强信息披露管理互相配套。

  第二则是丰富投资者类型,扩大投资者队伍。贺强建议进一步研究并推动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FII、RQFII、养老金产品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丰富机构投资者类型。